市人大常委会7份调研报告为“十五五”规划纲要编制献策

时间:2025-11-07 10:35 来源:十堰日报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11月5日,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,今年8月以来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队,组建7个专题调研组,深入县(市、区)、企业园区和基层一线,通过实地考察、座谈交流等形式,全面掌握一手资料,形成7份专题调研报告,为“十五五”规划纲要编制提供重要决策参考。

“十五五”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。科学编制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,事关发展全局、民生福祉。市人大常委会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,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,前瞻性开展“十五五”规划前期研究工作。

“这次调研系统梳理了各领域现状与问题,科学分析了未来五年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,围绕规划纲要编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。”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韩俊介绍。

在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方面,调研组立足十堰作为中国商用车之都的产业底蕴,提出要深化“商专一体、乘专一体、整零一体”发展路径,构建多轮驱动新格局;聚焦交付端、产品端、营销端、服务端“四端协同”,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;统筹国内国际“两个市场”,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;强化创新引领,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,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“由大到强”的历史性跨越。

围绕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,调研组着眼于提升十堰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枢纽能级,建议按照“东出、西联、南下、北上”的战略方向,坚持系统思维构建铁路枢纽,有序推进项目建设,做好项目储备与接续工作,积极争取十堰至南阳、十堰至安康、十堰至宜昌等高铁项目纳入国家“十五五”规划,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交通支撑。

在科技创新领域,调研组指出要着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,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,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。数据显示,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市已集聚各类科技人才3.3万余名,建设各级各类科创平台568家,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7家,为“十五五”时期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依托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,调研组就打造世界级文旅康养目的地提出系统性建议:强化全产业链整合,构建协同发展产业生态;深耕特色文化 IP,打造差异化产品体系;创新市场化运营机制,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;深化区域合作,构建开放共赢发展格局,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质升级。

在法治保障方面,调研组立足地方立法需求,建议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、养犬管理、食品“三小”管理、武当武术传承发展、学堂梁子遗址保护、鄂豫陕苏区革命遗存保护、殡葬管理、养老服务等8个立法项目作为“十五五”时期立法规划重点,按照成熟度有序推进,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,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。

围绕交旅融合发展,调研组建议完善立体交通网络,构建“快进慢游”交通体系;突出“湖北旅游武当突破”战略引领作用,打造“神武峡”片区精品旅游廊道;优化旅游服务供给,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;深化业态融合创新,培育特色交旅品牌,实现交通与旅游相互赋能、协同发展。

针对新兴产业发展,调研组重点关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领域,结合市委对高端装备和智能农机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的部署安排,建议强化技术攻关与产业协同,完善政策支持,拓展应用场景,夯实基础配套,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。

此外,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,通过各县(市、区)人大常委会广泛征集各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,共收集市“十五五”规划纲要编制意见建议94条,生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。

下一步,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、重点问题调研论证,广泛收集反馈各方意见建议,助力绘好“十五五”发展新蓝图,为加快建设鄂西区域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。(十堰日报 记者 孟建锦 通讯员 刘江

编辑:张红艳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新闻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新闻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