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物换物,我们用发动机、变速箱等产品,换回1000吨沥青。”7月30日,十堰经开区龙门工业园的湖北联众实业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繁忙,该公司外贸销售经理邵荣毅介绍,工人正赶制一批发往中东、欧洲的商用车汽配零部件。
据悉,这种易货贸易模式,是湖北省商务、海关、税务、外汇等部门联合推行的创新举措。通过货物直接交换替代货币支付,有效化解汇率波动、现金流紧张等难题,为企业纾解“支付难”,并争取到更多海外订单。
今年以来,十堰经开区实施“百企出海拓市场行动”,通过创新贸易模式、培育专业人才、搭建出海平台等一系列举措,为外贸企业打通出海堵点。组织40多家企业参加广交会、俄罗斯、法兰克福等国内外大型展会,持续扩大外贸“朋友圈”。新建8个“一带一路”国际供应链服务站及海外仓,建成全国首个汽配类跨境电商平台,形成“跨境电商+汽配产业带”特色模式。
同时,十堰经开区持续开展外贸专业培训,为企业出海锻造“生力军”。湖北聚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周焕介绍,今年已为该区培育国际贸易人才180多名,为50多家企业输送100多名专业人才。
“一系列举措推动外贸出口大幅增长,今年前6个月,该区预计出口22亿元,同比增长158%。”十堰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刘经星介绍,该区正在研究海关AEO高级认证、整车及专用车国际市场开拓、自主品牌培育等方面的全方位扶持政策,推动外贸企业稳健“出海”。
编辑:张红艳